在东南亚的柬埔寨,华新水泥同样热心公益。
去年5月,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市举办的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成立153周年纪念活动上,华新(柬埔寨)公司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赠1万美元专项慈善基金。
不仅是这一次捐赠,自2014年落户柬埔寨以来,华新水泥为柬埔寨贡布省能源与矿业局、消防局、警察局及当地小学等捐赠了各类办公、学习用品。
“企业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李叶青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热心人加入,帮助所在国民众改善生活,推动当地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按照计划,到2020年,华新水泥的海外项目将达到10个。
产业援藏 由输血变造血
入藏12载“华新模式”结硕果
50年来,藏民族的发源地,被称为雅砻的这片古老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50年,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2003年6月,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李叶青专程赴西藏调研后,决定在山南地区桑日县投建一条年产4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以增强当地自身造血功能。
次年7月13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主要设备都由华新设计、制造和安装;2005年6月28日点火试生产,成为当时西藏自治区具有援藏性质、单项投资额最大的经贸项目。
为巩固和扩大援藏成果,2009年,华新水泥正式动工扩建二期2000吨/日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2010年3月竣工投产,具有年产120万吨以上优质高标水泥生产能力。
十多年来,华新水泥将资金、技术和管理机制注入西藏,极大增强当地自身的造血功能,对当地的财政收入、就业、产业结构等整体上产生长期持续性的带动,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
“我只有初中文化,刚到水泥厂的时候只能做最简单的力气活儿,湖北来的技术员手把手地教我,公司还选派我去湖北总部参加培训,如今,我在技术和管理上都能独当一面。”藏族同胞白玛旺久用汉语流利地说。
白玛旺久是西藏山南乃东县结巴乡人,他从一名水泥公司临时工做起,升任粉磨车间主任,收入也从开始的每月4千多元上升到现在的1万多元。
随着该公司规模和效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当地农牧民走进了工厂。白玛旺久结婚后,妻子也应聘进了该公司,如今是矿山部的巡检工,每月5千多元的工资,他的弟弟也学了一手焊工活儿,如今全家人月收入超过2万元。
该公司员工中,有三分之二是藏族同胞,他们中的很多人已成为企业骨干,有的还走向了负责人岗位。
此外,华新水泥的用电比例占山南地区的40%?;勾丝笠当热缟把?、混合材等山南当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华新水泥已变成了当地经济造血功能强大的发动机。
在给当地做产业培植的同时,华新水泥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据介绍,目前,华新水泥在西藏山南和日喀则已建成投产两家水泥工厂,产能已达200万吨。其中,华新山南工厂的工业产值已占桑日县GDP的80%,使桑日县一跃成为西藏“十大保障县”。此外,工厂还带动周边乡镇的运输、电力、原材料生产、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