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激荡,岁月沧桑;艰苦奋斗,追求卓越。
他在起伏跌宕中沉淀了厚实的底蕴。
这就是华新水泥——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和印证者,久经磨砺,屡创辉煌。
进入新世纪,以思想解放促进观念更新,以战略转型促进企业增长,华新水泥始终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短短十余年,已发展成为集水泥、混凝土、骨料、环保处置、EPC工程、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于一体的全球化建材集团,在全国十余省市和海外拥有150余家分、子公司,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成为全国排名前四的水泥巨头。
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国水泥行业已经到达拐点,开始进入长期性、全局性的产能过剩时代。
在此情势下,近年来,华新水泥主动适应,积极实施“环保转型、海外拓展、传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及整合与创新优化”四大战略,始终位于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前沿;持续开展聚焦成本、聚焦客户、聚焦人“三个聚焦”,由内而外全面提升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10年前,华新人扛起民族工业振兴重任,开创了一个百年品牌;110年后,全体华新人更是不忘初心、团结一致、不断开拓、奋力前行。
打造垃圾处理“湖北样板”
为全国生态建设提供标杆式解决方案
进入21世纪,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带动下,全国各地水泥投资热情高涨,我国人均水泥消费量已经超过了1.5吨,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水平?;滤喙煞萦邢薰咀懿美钜肚嘁衙羧竦卦ぜ剑嘈枨蟮墓盏憬岷芸斓嚼?。
面对产能严重过剩,我国水泥工业如何主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变化和未来市场格局变化,调整企业发展方式,是个新课题。2007年,华新水泥在百年华诞之际,实施了两项重大举措以推动企业在新的百年全面转型发展:一是“壮士断腕”,将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华新水泥老厂区生产线全面关停;二是成立环保事业部,开始涉足环保产业。
针对中国生活垃圾“成份复杂、热值低”特性,华新水泥的研发团队利用水泥窑独有的高温、长流程与碱性环境特点,致力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成套技术的研发和实践。
经过近十年摸索,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套水泥窑协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技术和装备,取得了85项相关专利,涵盖市政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工业危废、污染土、漂浮物的5大处置平台。
2014年10月,李叶青应邀在全国政协双周专题讨论会上介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技术。本次讨论会指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好事,希望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把这件好事办好。
目前,华新水泥在湖北、湖南、重庆、广东、河南、云南、四川等省市运行和在建的环保工厂共计24家,年处置废弃物能力超过500万吨。仅近3年,华新水泥已安全生态化处置生活垃圾250 万吨、处置市政污泥90余万吨、处置三峡库区水面垃圾漂浮物50余万立方米、处置污染土75万吨,修复城市毒地上千亩,年生活垃圾处置量已占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总量的70%以上。
2017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李叶青领衔完成的“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