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不足的情況下,2017年水泥產能增長也伴隨著巨大壓力。因嚴禁新增產能,與通過取消小粉磨站和低標號水泥,來壓減過剩產能的措施,使得2017年的水泥產能大概率實現零增長。
與此同時,水泥供給側改革的預期也在不斷的加強,2016年底,國務院將水泥與鋼鐵、煤炭、船舶、電解鋁同列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備案及支持新增產能項目,并要求合力推進化解產能嚴重過剩。而2016年的兩材、冀東金隅合并以及華新和拉法基來提升行業集中度的重組案例,階梯電價政策逼迫劣勢產能的退出,以及以省為代表的去產能基金的成立,無不揭示著有關部門對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決心。
二、 需求端
水泥的需求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投資以及農村市場,比重各占三分之一。其中基建和農村市場的需求在2017年比較樂觀,而預想中房地產(000736,股吧)建設需求的回落,在數據顯示中也并沒那么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