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湖南省水泥協會公開舉報永州東安紅獅新建水泥項目違規。該協會在相關文件中指出,被舉報項目嚴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所依據批文已經失效,且涉嫌偽造省政府審批文件,建設用地未批先征,在環評中“報小建大”。
“我反映了八年,一直沒結果;他們建了八年,一直沒建成,我沒想通。”永州水泥協會負責人稱。《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在湖南省水泥協會舉報之前,多家地方協會曾舉報該項目多年,項目曾被多次查處。但這也是一場持續八年的爭論:一邊是包括眾多水泥行業巨頭的圍攻,另一邊則是地方與當事企業的反駁。
“雖然早已認定違法違規,多次查處,多次處罰,卻始終未真正令其停工,疑似以罰款為名,行包庇放任之實。”湖南省水泥協會文件稱。另有企業稱,永州紅獅曾與地方簽訂協議,由當地包辦相關手續。
2月12日,由國務院多部門聯合派出8個巡視組,對全國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情況進行督查,為期10天。
“現在我們和紅獅在賽跑,看誰能跑贏誰。”有企業代表稱,湖南水泥產能過剩嚴重,在狙擊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這場比賽或許很快就會迎來結果。湖南省水泥協會已向省經信委要求面見國務院督查組呈情。
2月13日,永州紅獅及東安縣方面回復稱,被舉報水泥項目審批手續合法齊全,之所以九年未建成,系“外部因素影響”所致。有當地官員告訴本報記者,稱舉報系“競爭導致”。
地方協會曾舉報八年
“目前違規建設的,只有東安紅獅(指永州紅獅,記者注)!這個項目,嚴重違反了國務院關于供給側改革的政策要求。”在2月13日湖南省水泥企業供給側改革工作匯報會上,原湖南省建材行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易漢文稱。
事實上,此次工作匯報會中,到會的企業代表及各協會負責人,大半時間都在討論產能過剩,而湖南省水泥協會的公開舉報,則成為焦點話題。該協會覆蓋了全省近百家企業,海螺、華新等巨頭均系其會員。
被舉報的項目,位于湖南永州市東安縣蘆洪市鎮小正村,由永州紅獅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州紅獅”)所有。據東安縣政府官網信息,這一項目即將建成。永州紅獅副總經理楊祖南曾表示,2017年5月將實現投產。項目投入約為十億元。
相關文件顯示,永州紅獅的這一項目,最初在2008年獲批。2008年3月,原東安縣星宇水泥有限公司獲得湖南省發改委《關于核準湖南省東安星宇水泥有限公司4000噸/日新型干法水泥旋窯生產線項目的批復》(湘發改工【2008】209號)。該文件標明,項目有效期為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