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供過于求導致市場過度競爭,全省水泥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多數企業只能勉強保本維持運行,行業發展舉步維艱。”湖南省建材行管辦原主任易漢文是分管水泥的老專家,他在會上慷慨激昂地說:“要堅決地去產能!要痛下決心,否則就晚了。”
去產能要出實招、下猛藥
呂文斌表示,無論如何,面對產能過剩和環保的雙重壓力,湖南省水泥協會還要積極協調企業,因地制宜,采取分區域、分季節對水泥熟料生產線實行限產或停產,對大型企業之間實行區域產能與市場置換等切實可行的措施。
“一方面充分發揮了先進工藝生產線優勢,另一方面對相對落后工藝生產線實行限產或停窯。既化解了因產能嚴重過剩造成的市場無序競爭的矛盾,又緩解了冬季污染物排放疊加效應。既確保了水泥市場供需平衡,又實現了行業與企業利益公平兼顧。”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原材料處處長陳軍說,“省水泥協會充分發揮了連接政府、行業、企業三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全國政協非常重視水泥去產能工作,2016年3月24日,全國政協調研組在長春專題召開了水泥去產能座談會,專門聽取東北三省水泥行業在去產能方面所做工作想法和意見建議。調研組提出,繼續堅持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把化解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發揮大企業綜合優勢,搭建區域整合平臺,形成區域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產業格局。
“要解決好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首先要反思產能過剩的癥結,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著力解決政府直接干預投資,直接配置資源,直接推動經濟增長的職能錯位、越位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路總公司原副總經理胡亞東認為,具體到水泥行業,要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可以通過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擴大規模,實現企業的轉型、產業的創新。同時,要發揮好行業協會的作用。
“在產能過剩情況下,違規企業仍然能夠繼續生產和再建新項目,關鍵在于政府有關部門執法不嚴,這必然要求以企業為代表的市場機制和以政府為代表的宏觀調控機制,在依法治理的框架下形成制衡。”胡亞東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國務院督查期間,鼓勵公眾通過撥打“010—12369”電話或通過微信公眾號“12369環保舉報”對水泥、玻璃行業落后產能環境污染問題進行舉報;通過國家質檢總局“12365”平臺對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水泥、玻璃產品和無生產許可證生產、銷售水泥產品的行為進行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