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天——2018年,夏河祁連山安多水泥有限公司一舉突破窯系統連續運轉百天大關,創造了新紀錄……
122天——2018年,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系統傳來好消息,成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窯系統連續運轉天數再次改寫了紀錄……
141天——當時間定格在今年7月19日,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系統內水泥窯連續運轉的紀錄被平涼祁連山公司刷新。
這既有滾石上山的壓力,也充滿了創造紀錄的快意。平涼祁連山公司全體職工為這個成績感到驕傲,同時也有一絲絲遺憾:“如果這個記錄再能延續一段時間就更好了。”
其實,在今年5月底,平涼祁連山公司在窯系統連續運行到88天的時候,曾保守慎重而又大膽地確定了一個小目標:水泥窯連續運轉到125天。“也就是從那一天起(窯系統連續運轉到第88天),之后的每一天我都在憂慮和期待中度過。”平涼祁連山公司負責人董曄國如是說。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尤為珍貴。141天,這份沉甸甸的成績背后既有平涼祁連山公司的“思”與“慮”,也凝聚著平涼祁連山公司的“謀”與“動”。這是平涼祁連山公司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典型寫照。
(一)
目光轉向2016年。當平涼祁連山公司創造水泥窯連續運轉88天的可喜紀錄后,祁連山系統的各個子公司都為之一振,且倍感鼓舞。大家紛紛卯足了勁頭,既向先進學習經驗,也不斷加壓尋找自身差距、彌補不足。一時間,“比學趕幫超”的風氣在祁連山系統內蔚然成風,窯系統連續運轉的時間越來越長,記錄一次又一次被打破。
而作為記錄創造者的平涼祁連山公司在為成績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更感受到了倍增的壓力,大家清醒地意識到“創造記錄易,保持乃至不斷突破難”。
“平涼祁連山公司生產線是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于2003年實施跨地域發展戰略后建成的第一條生產線,也是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建成的,當初在設備選型等方面受到了很大限制。與兄弟單位新建的生產線相比,我們的硬件條件不算好。”平涼祁連山公司總經理助理王超說。從2004年投產至今,平涼祁連山公司歷經15年的生產發展,生產線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主機設備臨停次數多、消耗指標居高不下,特別是水泥窯的可靠性不高,已經成為制約整體生產經營效率的桎梏。
平涼祁連山公司管理人員張得明曾說:“多年以前,平涼祁連山公司水泥窯曾經在一天內投料6次。一個新來的技術人員,在一天內就學會了水泥窯如何投料,而行業內一個管理好的水泥企業,一年的水泥窯臨停也不過5到6次。”
解決桎梏、消除問題、提升發展質量的現狀迫使平涼祁連山公司尋找突破的方向,進行思想方面的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
對此,平涼祁連山公司多次組織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召開研討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大家一致認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指引著行動的方向。思想上“差很多”,行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