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實施軌道和公交都市戰略,重塑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方面,專家建議在城市化進程中重塑節能減排、安全快捷的公共交通體系,鼓勵綠色可持續的出行模式。積極推進區域內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的“四網融合”;加快推進區域交通網絡由“單中心、放射狀”轉為“多中心、網絡狀”。構建“車—油—路”一體化的移動源排放污染綜合控制體系,建立區域協同、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融合的全覆蓋和全鏈條的移動源機動車污染防治和監管體系,強化道路和非道路移動源排放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控制和監管。重點開展道路柴油車、工程機械、船舶等關鍵柴油機領域的清潔化專項工程,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率先實施“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行動計劃”,構建“超低—零行駛排放”的新能源交通系統。
在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相關科學研究,建立大氣污染防治的系統科技支撐體系方面,專家建議,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任務,盡快率先啟動京津冀環境綜合整治重大工程的大氣防治部分,深入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研發趨勢預判、精細化防治方案、治理措施成本效益評估等關鍵技術,構建區域空氣質量精準調控的一體化技術體系,建立一個區域大氣復合污染應對的科學支撐平臺,組建一支重污染過程防控和空氣質量保障服務的團隊,形成研判—決策—實施—評估—優化的決策支持體系。加強區域一體化的大氣污染監測網絡,動態污染源清單和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建設,以科技創新引領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到精準管理新階段。
此外,與會專家還提出,堅持以PM2.5污染防治為首要目標和重點工作、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科學選擇重點控制對象實施精確打擊、重點解決冬季大氣重污染問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的區域聯防聯控等工作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