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新農村建設提質升級行動,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到2020年,75%的村莊基本達到新農村建設要求,建成20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鄉鎮街道達到美麗鄉村建設要求,10個縣市區開展美麗鄉村整域推進示范。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一組織、分縣實施”的原則,創新投融資模式,推動各縣市區投資建設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加快發展農村中心社區,構建10分鐘便民服務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大傳統村落和民居、名村名鎮、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力度,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到2020年,爭創300個中國傳統村落,打造20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鎮。(責任部門:省農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省民宗委、省旅游局等有關部門)
(三)突出綠色發展,著力補齊生態安全短板。抓好水、氣、土污染防治工作,到2020年,推動由點的治理擴大到區域治理、流域治理、系統治理,初步構建“一湖三山四水”生態安全戰略格局。
11、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湘江保護和治理“一號重點工程”第二個、第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對重金屬污染源、歷史遺留污染地治理力度,基本完成株洲清水塘、衡陽水口山、婁底錫礦山、郴州三十六灣等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加快實施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行動計劃,重點實施10大工程、5大專項行動。統籌推進資沅澧干支流水污染綜合治理。實施四水兩岸4500公里邊坡、濕地綠化、凈化工程,加強濕地保護與修護,確保濕地保有量不低于102萬公頃。規劃建設城市第二水源,對東江湖、水府廟等飲用水源和水質良好湖泊水生態環境實行專項保護。加強重點行業、產業園區、船舶港口水污染治理。推進國家級、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試點示范。到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要求全面落實,全省長江水系(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93%,珠江水系達到100%,洞庭湖水質整體達到Ⅲ類,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責任部門:省環保廳、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林業廳等有關部門)
12、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按照實施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突出做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通過工程新建、改造、升級、配套和聯網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質量。力爭到2020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貧困地區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責任部門:省水利廳、省發改委、省扶貧辦等有關部門)
13、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不再審批鋼鐵、水泥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加快實施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積極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加大工業廢氣、揚塵污染等污染源治理。鼓勵工業園區實行集中供熱。加強機動車、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環保監督管理,積極推進車用成品油質量升級,加快淘汰高排放車及老舊車,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大中型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裝置。全面禁止秸桿焚燒,大力推進秸桿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總體顯著改善,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80%以上。(責任部門:省環保廳、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省經信委、省交通運輸廳等有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