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加快現代物流工程建設。依托“一核三區多園六通道”物流發展布局,推進實施八大重點物流工程,著力建設2-3個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支持建設20個省級示范物流園區,構建陸水空物流大通道,打造長江經濟帶物流中心。整合物流園區、物流設施,引導物流企業向物流園區聚集,推動物流業走向國際市場。(責任部門: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經信委、省交通運輸廳等有關部門)
(五)突出共享發展,著力補齊民生保障短板。到2020年,初步建立供給有效擴大、發展較為均衡、惠及全省人民的公共服務體系。
21、加快推進脫貧攻堅。按照“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深入組織實施特色產業扶貧、勞務輸出扶貧、異地扶貧搬遷、生態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救助扶貧、保障兜底等七大脫貧攻堅行動,加快推進交通、水利、電力和光伏、農村危房改造和環境整治、農村“互聯網+”、文化、鄉村旅游等扶貧工程,加大對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確保到2020年,全省51個貧困縣、80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68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退出,整體解決區域性貧困問題,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責任部門:省扶貧辦、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有關部門)
22、加快傳統老工業工礦區搬遷改造。以株洲清水塘等7個城區老工業區、臨湘桃林鉛鋅礦等5個獨立工礦區、永興江左片區等3個采煤沉陷區為重點,圍繞基礎設施改造、生態環境治理、接續產業培育、民生保障提升,加快推進全省傳統老工業工礦區轉型發展。到2020年,全省傳統老工業工礦區內水、電、氣、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25萬人避險安置任務基本完成,生產生活安全隱患基本排除,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責任部門: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等有關部門)
23、加快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城市棚戶區、國有工礦棚戶區、國有墾區危房改造,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省建設改造各類保障性住房200萬套,建設配套市政道路4000公里、供排水管網9000公里、電力線路3700公里、燃氣管道2900公里等。(責任部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省國土資源廳等有關部門)
24、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按照確保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班車的要求,實施3.5萬公里窄路面加寬改造。重點開展旅游路、縣鄉道斷頭路、鄉級以上邊界路改造,完成267個撤并未通暢建制村通硬化路413公里。實施國省干線、高速公路聯絡線與景區“最后一公里”通達工程。加快未改村農網改造,支持有條件的自供區自主實施改造。加大對扶貧開發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以及革命老區的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力度。到2020年,建制村通客班車、撤并村通硬化路比例達到100%。農村電網改造率達到100%。(責任部門: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等有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