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加快15分鐘醫療服務圈建設。推進省市縣三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全面建成覆蓋全省的優質醫療資源的聚集群。依托部分實力強的三甲醫院分別建設全省綜合性醫療中心和專科性醫療中心,支持部分高水平的醫院建設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在市州、部分縣市建設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和重點縣級綜合醫療中心。積極推廣“互聯網+健康醫療”體系建設,支持疾病基因檢測、專家遠程醫療、大數據管理中心、互聯網智慧藥房等建設。到2020年,建設5-8個國家級、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4個市級區域醫療中心、14-20個重點縣級綜合醫療中心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加強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建設,基本建成城鄉居民15分鐘醫療服務圈。(責任部門: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等有關部門)
27、加強就業與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就業與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硬軟件配套設施及信息化建設,配套解決基層就業基礎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不配套等突出問題。每年爭取支持5-10個縣進入國家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省級重點支持試點縣的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或示范性項目,不斷增強公共服務能力。(責任部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
28、加強救災減災和社會治安防控網絡建設。加快建設省救災應急指揮中心、城鄉應急避難場所、救災物資儲備庫點,創建500個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加大公檢法司、安全維穩等系統一線監管場所和技術平臺建設力度,構筑社會治安防控網絡。(責任部門:省民政廳、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
29、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敬老院、福利院建設,重點為城鄉特困老人、五保老人、低保家庭老人等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供養、護理服務。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加強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小型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到2020年,新增社會養老床位10萬張,基本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功能齊全、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責任部門:省民政廳、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30、加強縣級殯儀設施建設。實行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實現縣級火化設施、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和其他殯儀服務設施全覆蓋。到2020年,新建、改造殯儀館84個,新建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90個,鄉鎮公益性集中治喪場所或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712個。(責任部門:省民政廳、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