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一個評估,這項工作是有效的,但是仍然有潛力,還需要再加大力度。從評估情況看,重污染期間這些錯峰生產城市的用電量下降的幅度不大,只有10%左右,而且有些企業不降反升,并沒有落實錯峰生產要求。下一步會進一步強化工業企業的錯峰生產。我們現在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分析,比如鋼鐵行業,哪些企業要錯峰,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環保不達標的,或者達標有困難的,要按照環保績效提出錯峰要求。比如現在研究電解鋁行業,還有一些其他行業,一個一個落實,加大錯峰生產力度,給民生使用騰出一些空間來,來減少冬季供暖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度提升。
第四是提高行業排放標準。這么重的產業結構必須不斷加強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提高排放標準,讓那些不能達標的企業在這個地區關閉。我剛才講了,45米以上煙囪現在基本控制了,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工廠無組織排放標準不夠嚴,現在正研究鋼鐵廠排放、化工廠排放要加大無組織排放的管控,要制定新的標準,要把這些標準的執行跟排污許可證結合起來。環保部剛公布了兩個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方案,我們就是要把重點企業在線監測、排污許可證以及新的排放標準結合起來落實。
第五是強化“小散亂污”企業整治。京津冀地區有一大批這樣的小型制造企業,小化工、小家具、小印刷、小水泥、小煤爐、小鍋爐,工業中大量采用揮發性的涂料、油墨等。要劃出重點地區,對重點地區加強監管,逐步清理。
第六是機動車的事情。這也是大家關心的事情。我們更關心的是高排放車輛監管。什么車是高排放車?老舊車,一輛車相當于國四、國五20輛~40輛小汽車排放;重型柴油車相當于200輛小汽車排放,而且很多不達標。要加快在線監控設施建設,只要路過激光測試,馬上知道什么車,什么超標了。加大監控,還是得用技術手段。加快淘汰老舊車,加大對重污染車的監管。要逐步提出新的汽車排放標準,同時加強油品管控。這里有長線工作,也有一些需要趕緊動起來的,還有一些工作是在已經部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力度、進一步強化責任。
新京報:在重污染過程中有些城市污染特別突出,比如石家莊持續爆表90小時,臨汾出現了二氧化硫和PM2.5同時爆表,二氧化硫濃度過千。對于這樣的城市出現這樣的高濃度污染,是不是應該采取一種更特殊的應急手段?剛剛您也提到環保部正在加班加點研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這些措施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看到冬季重污染有一個明顯的改善?
陳吉寧:你剛才問的問題我有一些已經回答了。關于石家莊、臨汾,我們也高度關注,長時間的爆表,這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也在具體研究這兩個地區的問題。
重污染天氣預警是要依法啟動的,這個依法是有標準的,紅色預警已經是最高等級了。但是這不是借口,這樣的地區確實要加大重污染天氣的應急力度。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一開始是預報,然后是會商,環保部和各省各地區會商,之后會發布信息,啟動預警是地方的責任,環保部會把預測預報結果通報給地方,提醒他們及時啟動。之后環保部就會按照啟動的級別下去督查,看你是不是按這個方式落實了責任。
我們在督查中發現,地方在實施應急預案的時候,有兩個問題。第一是針對性不強的問題,采取的措施不見得那么有效,有的甚至有一刀切的問題。這里面有科技支撐能力不夠的問題。我們有非常好的專家隊伍,是國際一流的,但是人員太少。地方在制定針對性預案的時候,科技支撐不足,這是下一步需要強化的。
第二是預案落實不實。比如說紅色預警要減排多少,該停產多少,有些地方沒有很好落實。所以需要環保部加強督查,對于不實的一旦抓住,就頂格處理。從督查情況來看,情況逐漸在好轉,但是對一些長時間爆表的,我們確實需要采取一些更加有效的措施。這段時間我們正逐個對京津冀“2+18”城市的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希望通過這輪評估能夠提高這些城市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能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