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國家環境質量監測權上收。現在已經完成國家空氣質量監測事權上收,由環保部委托第三方運行,減少地方干預。
第三是垂改。通過垂直管理提高基層執法能力。我們的指向是非常明確的,一個是落實地方責任,一個是提高地方的執法能力,減少地方直接干預。我們已經連續兩年開展環保法實施年活動,2016年是把環保法實施年活動和全系統執法大練兵結合起來。這也非常重要,確實基層執法能力不足、執法人員少,很多地方連執法車輛都沒有,也沒有執法著裝,下去之后執法有困難。這個問題正在逐步解決。通過執法大練兵,互相學習,規范執法過程,提高執法能力。
另外一個正在建設環境監管執法大數據平臺。在6個省(區、市)開展試點。建立全國執法平臺,每一個基層執法人員實時與執法平臺是連線的,查到哪個企業、去沒去查、查什么情況實時在線上記錄,就可以落實每一個人的責任,同時規范執法。我們需要從人員能力、體制機制、裝備各個方面花大力氣,來提高基層執法能力。
中國青年報: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關于河北的問題,為實現質量改善目標實施“調度令”但效果并不理想,這個您怎么看?第二個像哈爾濱、成都、西安等城市,也出現了重污染天氣,對于這些新增加出來的地方,我們將采取哪些措施應對?
陳吉寧:第一個問題,我們講環境污染治理要提高“五化”水平,科學化、系統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環保治理從來都不是靠蠻干來解決的,必須是有序的、科學的,這樣社會代價才能小,才能一步一步知道采取的措施有效性如何。系統化是講,多種手段互相要配合,不同的地區需要聯防聯控才能更有效,靠單個是不可能解決的。法治化就是依法行事。精細化,我們確實需要強化管理,向管理要環境質量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蘭州是最典型的例子。蘭州過去污染很重。這個城市發展水平也不高,但是污染治理有很好的效果,很重要的就是精細化管理,責任到人、責任到位。通過精細化管理來約束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的排污行為,就會見效。還有就是信息化,要利用大數據,利用信息手段來提高我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我也注意到有些地方由于各種原因,采取了一些與民生相沖突或者比較極端的一些措施,我們希望這些地區能夠把功夫用在平時,更有序地更好地來解決面臨的污染問題。
你剛才講哈爾濱、成都、西安,我們也在研究這個問題。哈爾濱不是2016年才有重污染天,2015年北方地區第一個重污染天就是出在哈爾濱。不是新問題,是老問題。我們現在也不平衡,總體上全國是在改進,也有個別地區環境質量不升反降。全國是改進的,是在提高的,但是個別地區是不升反降的。所以我們也在研究評估,看這個問題是由于極端天氣,像廣東就是極端天氣帶來的,還是沒有干活帶來的。我們要采取措施,也在督促這些地方加大措施。首先要遏制惡化,環境質量就是不能再惡化,環境質量只能好不能壞,對每一個不升反降的地方都要采取措施,不管是空氣還是水,都要采取很硬的措施。我們2015年約談了不少地方,2016年繼續約談,環保督察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環境質量不升反降的地區。
我們希望通過落實地方黨委政府責任來解決這個問題。環境問題是受邊際條件影響的,有時候人努力不見得馬上就能見到效果,我們要客觀評價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
光明日報:我的問題是大氣污染治理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實也不只是環保部門一家的事,雖然我們在其中擔任很重要的職責。我想知道您希望地方政府部門或者社會力量能出來做一些什么,提供什么樣的支持形成合力,畢竟在這件事情上每個人每個組織都不可能置身度外。
陳吉寧:謝謝你提出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們講落實責任,環保督察是落實兩個責任,一個是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黨政同責”的責任,一個是落實部門“一崗雙責”的責任,就是各個部門在環保方面的責任,這是中央非常明確的要求。環保工作的統籌協調、統一監管在環保部門,但是各個部門都有責任,不能說管發展不管保護,不能說搞建設不管環保。這里涉及“一崗雙責”的事情。
無論是大氣、水還是土壤十條,每一條都明確了牽頭單位和配合部門,每一條里面已經明確哪些是環保部門責任,哪些是其他部門責任。現在有18個省(區、市)黨委政府出臺文件明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分工,這里面不僅包括政府部門,發改、工信、國土、建設、水利等等,也包括黨的部門,如組織部門負責干部的生態文明考核。我們也在推動這項工作,環保工作需要大家一起來做。但是我們也很清醒,出了問題最終是環保部門的責任,我們要補好位、站好臺。把這項工作做好,這是為大家服務、為人民服務。


